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宁德娱乐网 >> 郑哲

任上只要不要脸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只要不要脸你乌仁娜奚秀兰江语晨海鸣威王梦麟Xv

发布时间:2023-07-26 15:33:10

只要不要脸,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只要不要脸,你全家都是制作人

我觉得应该有必要严肃地把这件事单独拎出来说说看。

事情的起因是,这几天忽然有不少朋友问我,樱老师,如何评价李荣浩的《年少有为》?

然后给我发了这个图:

这一溜从词曲编,到乐器演奏、和声编录、甚至到录音师、混音师、母带工程师,都特么是李荣浩?

从营销手法来看,围绕李荣浩新专辑的这一波,很稳。你对音乐的描述,是很抽象的,且门槛太高。但是,“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从李荣浩的全能音乐人身份切入,虽然并没有提到这作品质量如何,却很利于传播,且至少从姿势分上,满分。

其后,李荣浩本人则如此傲娇回应:

也算是默认了友们这一赞誉。

慢着,问题来了。

亚瑟小子

李荣浩这“一人一队伍”,One-Man Band,里面混入了奇怪的东西。

打开音乐,歌词里的完整制作名单。

和营销号发的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1,营销号把鼓、弦乐给省去了。为了展现整齐划一的李荣浩李荣浩李荣浩,鼓手不见了,国际首席爱乐乐团也不见了。留下一个“弦乐编写”,让不明真相的群众,乍一眼看着以为弦乐也是李荣浩自己拉的呢。

2,营销号把后面的母带工程师、周天澈老师及周天澈老师自己的母带棚给删掉了。

那么,李荣浩打的“母带后期制作人”是什么鬼??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我先说说一首歌到录音室里是要怎么工作的。

通常一首歌,我们会有词曲demo,并进行简单的架构编曲,把歌曲框架给搭出来。视乎demo的完成度,一种做法是把所有正式编曲完成、所有吉他、贝斯、鼓录完,再录人声(如五月天,因为阿信写词太慢了……);另一种做法,则是把调、节奏定下来的demo,就这么做伴奏带,把人声也录了,编曲再慢慢调整;当然还有别的词曲创作步骤,尤其是电子化的世界,再此略下不表。

接下来的工作,则是漫长且相当耗费体力的后期工作,人声得挨个挨个修(再说一次,修音不可耻,这是唱片工业必须经过的一道生产链条环节),各轨道的EQ平衡、混响、压缩——对,这三者就是混音的基础。最后一道,则是送去母带工程师那儿,母带工程师会把混好的音轨,用更挑剔的方式,调整其响度(通过限制器等方式,让音乐听起来更“响亮”)、客观度(即在不同的播放设备听起来都像个样子)、整体性(每首歌的感觉都要平衡,不要打架),等等,最终完成可用作商业发行的录音作品。

我通常会用做菜的方式去跟大家举例:

词、曲,就是食物的原材料。寿司之神说了,百分之90%的成败都是原料决定的。词曲的牛逼基本决定了这首歌的牛逼程度,像披头四的歌半个世纪了你怎么唱怎么编都好听。

编曲,是食物的烹调方式。你想煮一个电子,还是想做一个不插电民谣,还是搞成朋克火锅,随你。

混音,是酱料。为了展现这道菜的风味,在烹饪的时候,会下料酒,下盐,各种酱料。在保证词曲风味的同时,也不让这菜寡淡,混音就是干这件事。

母带,最后的一环,就是食物的装碟,摆盘。一般我们家常菜无所谓了,但在大厨眼里,白斩鸡就是要一只鸡的样子呈现给你,法式美食就是要摆成那个样儿才好看。

于是,在整个录音制作环节里,我们大概可以分成两种身份。一种是创作性的,词曲作者,演唱者,乐手,编曲人,他们更偏向艺术家,称之为artist;另外一种,则是录音师,混音师,母带工程师,他们除了用自己的耳朵去感受,还要根据各种可视化的音频操作,去用理性的方法,对音乐进行处理(别忘了,音乐本质上是频率的震动),他们被称之为engineer,工程师。

对于李荣浩来说,他一直因artist的身份被大家所熟知。除了词曲创作之外,他本身的吉他演奏技巧也非常了得,在一线歌手里面,能把John Mayer弹的这么好的人,真的不多。此前李荣浩在金曲奖的表演里,表演了伍佰的《树枝枯鸟》,那一段吉他,我也吓了一跳,李荣浩老师对布鲁斯的理解,是ok的。这也难怪他能够在基于Band Sound的基础上,打造出别具一格的都市情歌,如《李白》、《模特》等等。

但是,李荣浩老师也是一个engineer,这个我确实开了眼界了。

先说录音师。

自己给自己当录音师,也不是不行。许多独立音乐人就是这么做的——在他们做demo的时候。但要在录音棚里面,自己给自己录音……

大家要知道,所谓的录音棚,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录音室(人声录音室、乐器录音室)和控制室。他们之前是独立的,或是通过玻璃或监控设备观察,里面的人说话,必须通过麦克风和控制室取得联系——废话游助,不然这隔音白做了?而录音师要跟里面录音的那位沟通,则要对着控高登制台按一下talk键,不然就算我在控制室睡觉打呼噜震天了,里面都不知道的。

在上随便找的录音棚的平面图:实现年均增长18%以上

总之,录音师在录音过程里绝大部分工作的场所是在控制室。而歌手本人录制人声、演奏吉他的地方,是在录音室。如下图游学志,左侧为录音师在控制室里透过玻璃观察歌手的状态,右侧为歌手在录音室里的侧拍。

且因为录音时是一小段一小段进行的,所以录音师可不是按一下rec键就可以的事情。下图为以前我在1931录音棚时的录音师/混音师,俊哥。

反正我是不太知道李荣浩是怎么自己给自己录音的。

不过可能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李荣浩老师用的是Pro Tools Control for iPad/iPhone,用直接控制录音,或者有更多我不了解的黑科技。我是辣鸡。

再说混音。

李荣浩老师自己包办混音,从技术上来说是没问题的。这时候,混音师只需要坐在控制室里,对着电脑操作即可。

唯一的问题,是混音真是个体力活儿。一首歌快的整个几天,慢的一周。当然李荣浩老师说自己只是花了一点电费,也没问题。现在他有了自己的“一样录音棚”,不收棚时,没有额外支出,挺好。

(注:除又要满足实验力李荣浩之外,像许嵩老师、方大同老师等,也希望自己窝在棚里搞混音。)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就是母带这个环节。

在制作名单里,李荣浩老师打上了的是“母带后期制作人”这么一个title。

当我提出质疑的时候,还有热情友给我科普了:

我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是白活了,第一次听说“母带后期制作人”这个title呢。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刘洲老师。之前在圈内,刘该系统还为客户提供完全的工程支持洲老师把编曲的活儿以1000块一首发给他的小弟们,最后只写自己名字,这事儿被大家传为美谈后,刘洲老师再接再厉,于《中国有嘻哈》里,推出了“定位制作人”这一全新的title(只有Gai爷真正受益匪浅,被其重新定位成功,这是废话不提)。根据可靠消息,刘洲依然啥也不干,节目的所有编曲都是由底下的小弟们完成,但其开创新命名的“定位制作人”却让我们受益匪浅。后来,当我在群里发了一个定位,告诉老师们我们今天在哪儿录音时,老师们就说:

“GPS定位制作人:邹小樱。”

而李荣浩老师,又开创新地搞了一个“母带后期制作人”。

哥,给母带/混音的reference,这不是歌曲制作人该做的活儿吗?是不是给母带工程师周天澈老师回一个邮件、回一个,说自己一点意见,那就叫做“母带后期制作人”了?难道一个制作人的帽子还不够大,里头还要再戴一顶“母带后期制作人”的帽子?

这样的话,邹小樱除了是“GPS定位制作人”之外,同样也是“母带后期制作人了”。

毕竟,我也对混音师/母带工程师说过:

我不知道对于李荣浩老师这样早已证明过自己的音乐人来说,图这样一个虚名有什么好处。如果是营销的话,这确实是成功的营销,但这是一个伤害了幕后工作者、且误导了许多热爱音乐、但却不太晓得音乐制作常识的听众的做法。我的一位工程师朋友昨天看了之后,在上疯狂吐槽如下:

是的。

只要你跟我说了一句:我要一首快歌!你就是“作曲制作人”;

只要你跟我说了一句:我要一首励志的歌!你就是“作词制作人”;

只要你跟我说了一句:我要一首电子!你就是“编曲制作人”;

只要你跟我说了一句:低音再多一点!你就是“混音制作人”;

只要你跟我说了一句:再大声一点!你就是“母带后期制作人”。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一个人就是一家子制作人。

你们全家都是制作人。

恭喜你们。

音乐自媒体“乱弹山”

万马齐喑的乱世里,

透过音乐,

我们记录当下。

成都男性科哪个医院最好
成都市男性专科
郫县男科医院在哪里
成都龟头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