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宁德娱乐网 >> 周笔畅

只上呜呼世间再没有199的廉价票了邓卫中山张心杰田馥甄王崴

发布时间:2022-08-11 02:19:49

呜呼!世间再没有19.9的廉价票了

前几天小渔写了一篇《必读!文艺青年电影票省钱秘笈》,吐槽了北京动辄80多的2D电影,在分析票价涨价的时候,我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票补少了。

结果这几天就出来传闻,电影局决定,即将停止一切票补!

小渔经过多方求证,得到的答复是,停止票补的新规,应该是真的!

最新的传言,在票补、结算、分配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规定。

这意味着,继9块9的电影票江湖绝迹之后,以后连19块9的电影票也没有了!

看到这个消息,可能很多人最先想问的是,票补是什么?

对广大的影迷来说,“票补”这冯晓泉个词听起来还挺陌生的,但它成为行业热词已经三四年了。所谓“票补”,就是林柔均票价补贴,是一种电影票的促销手段。一般电影上映之前,发行方会和影院商定最低票价。

你买到的9块9,或者19块9的电影票,实际上报收的价格是正常的三四十,或者五六十,这个几十块的差价不是虚的,而是片方或者票务平台用真金白银补上去的。

简单说,票补很像滴滴快的早期的打车劵,和千团大战时期各种外卖优惠券,是一种电影票的打折促销。投票补的有票务平台,也有片方,票务平台为的该公司被亨斯迈团体评为“全球10大优秀供应商”是争抢市场份额,片方则为了让更多的人去看电影,撬动更多票房。

在票补大战之前的2013年,国产2D电影票价一般在元左右,注意这个是最低票价,老百姓实际上买到的电影票价格可能会比三四十高。而且最低票价也会随具体情况变动,比如2010年的时候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就曾经涨过价,首轮映期内最低票价分别为:A类城市35元、B类城市30元、C类城市25元。

那大家习以为常的票补大战,当初是怎么打起来的呢?

这还得从2014年的国庆档说起,那年的国庆档最大的黑马要数宁浩导演,坏猴子出品的《心花路放》。这部电影的出品方里,第一次出现了一家互联电影公司——猫眼电影。也就是宣发《心花路放》开始,猫眼开始了当时行业内石破天惊,现在已经成为行业常规的一系列神操作。

首先是提前预售,改变了过去只提前一两天才排片的影院B端链条,《心花路放》的预售提前了半个月。

其次是通过票补(预售)购票环节撬动C端观众,提前锁定影城的排片。据媒体报道,《心花路放》在猫眼的独家预售中,票价仅为9.3元,而猫眼为此片投入的宣传推广以及补贴资源达到1亿元以上。

这波在《后来的我们》中被玩坏了的操作,在当时简直开启了一个时代,《心花路放》的预售就达到了1亿票房,总票房高达11.69亿,位列当时的影史票房第三3、选用正确的清洁方法。

《心花路放》成为当年最经典的电影宣发案例的同时,也打开了“票补大战”的潘多拉魔盒。自那时起,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几家票务平台纷纷加入了票补的游戏。

电影售票行业的格局也从原来的格瓦拉一家,再到后来的票、猫眼(美团)、糯米、大众点评、微票、蜘蛛、卖座、乐影客、指点等十几个玩家混战,经过了多次(此处省略一万字血泪史)的重大的并购整合,售票平台正式形成了,背靠腾讯和阿里两家中国最大互联公司的猫眼VS淘票票的双雄争霸格局。

在两强格局形成后,猫眼和淘票票的竞争陷入了一种胶着的状态,一家独大既不可能,也不是市场希望的趋势。

可以说,票补的存在曾经有其积极的一面。

一方面,确实让影迷们享受找出超差时的齿杆接触点了一段时间的便宜,这个是用真金白银做出来的实打实的福利。另一方面,也确实起到了教育用户和拉更多原本不看电影的观众入场观影的作用。

中国电影前几年票房的以百分之三四十的高速增长,我觉得票补也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前几年总提的小镇青年观影群体,大概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票价便宜才培养出观影习惯的。

而且,现今中国电影市场90%以上的线上购票化率,基本上是全世界都首屈一指的。大家大概想不到,在国外,观众想看一场电影,大部分还是得先开车去影院,再现场买票,有时候要排队,有时候票卖没了白跑一趟,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观影便利,就如同支付一样,是票务平台用真金白银换来的。

但从产业角度,票补也冲击了中国电影的原有市场体系,带来了分配机制、合作机制以及经营理念上的一系列分歧与冲突。说严重点,票补本身就是一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在资本的裹挟下,很多小而美的售票平台,因为没有那么多钱可烧而倒下,最令人惋惜的就是格瓦拉。而对于几大巨头,票补的烧钱也很让人肉痛。前几天猫眼娱乐IPO的招股书显示,这几年猫眼烧的钱竟超过50亿!再加上其他平台烧的钱,几年里上百亿应该有了。

开创票补玩法的美团CEO王兴先生,不仅靠着狼性和补贴从O2O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还孵化出猫眼电影,票补对他来说,应该是O2O思维的一个顺延。

但他可能没想明白的是,看电影不像点外卖或坐车,它不是一个刚需,当你不烧钱补贴外卖和出租车的时候,老百姓还是要吃饭要坐车,而当票补停止了,老百姓干脆就不看电影了也不会少块肉呀。

最重要的是,几家公司打得头破血流争抢份额,最终卖票这个服务它不!赚!钱!啊!而且票补大战下,用户买得越多,公司就亏得越多,用户在售票app上几乎没有任何粘性。

从去年起,售票开始有了块钱的手续费,算是给这个赔本赚吆喝的行业带来了一点收入,但当新规钉死了手续费的时候,留给售票的盈利空间又有多少呢?

面对这样的尴尬,猫眼电影选择了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即开始做宣发和制作,而这也让它饱受“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质疑。

最经典的就是今年五一的“退票的我们”事件。这个事件因为恰逢行业相关领导班子调整,到现在真相也没有水落石出,但是作为出品和宣发方,猫眼所受的怀疑也是最多的。

票补的诞生,肉痛的不只是票务平台,片方也痛得要命。票补出来以后,同档期只要有一部片子有票补,其他的片方也得跟着补,不然排片和上座率就会往下掉,而对于小体量没钱票补的片子,恭喜你,你做分母成炮灰的机率更大了。补来补去,把票补补成了片方的固定动作。

说来不好意思,去年中国五百五十多亿的电影票房里,有二十多亿是票补,而在票补最厉害的2015年,票补能多达五十多亿。这就跟和剧刷流量一样,电影票房的节节攀升,也有一部分是我们在自欺欺人。

不仅是片方,长久以来,作为放映终端的影院也对票补心里不是滋味,早些年很多影院图省事把售票环节的权力让渡给了电商,如今,因信息不对等等各方因素构成了不公平竞争,对影城的会员体系冲击尤为厉害。

尽管现在有些院线醒过味来,也开始做自己的会员App,但在两大平台的冲击面前都只能是苦苦支撑。而且猫眼三个月的结款周期也卡住了影院的喉咙,预售、想看、锁座等行业乱象,也让影院排片的主动权不再百分之百握在影院手中。而观众不需要在影院大厅停留购票之后,影院(难吃但超贵)的卖品销量也受到影响。

是时候改改了。

今年春节档,国家电影局市场包美圣处通知,从2月15日(除夕)至3月2日(元宵节),全国影院票价(普通观众实际支付部分)不低于19.9元。补贴票数也有一定限制,单部影片不得超过50万张。

春节档过后,某个电影论坛,几家投制宣发的大佬聚在一起,也直接开始就票补的事情大倒苦水。

一向直言直语的冯小刚上来就直接开炮,“关于票补的问题,希望能跟各位好好聊聊。票补对中国电影是促进还是破坏?有时候票补甚至能超过1个亿,小体量公司怎么生存?今后有没有可能没有票补?”

华谊兄弟的CEO王中磊也直接说,片方被票补绑架了,这种“军备竞赛”对市场上的片方都是一种巨大负担。新丽传媒的CEO李宁也直接说:“我建议取消票补。”(现在看来,这场聚会的大佬都是今年影视行业的风云人物啊……)

行业苦票补久矣!四年后,同样是一个国庆档,票补,这个搅动了整个电影行业的事物,也将寿终正寝。

但是,票补退水后的大盘是否会更加冷清呢?

微博大V电影票房曾在微博上问,如果没有票补了,你还会看电影么?大多数影迷的回复让人心头一凉:平均票价40多已经挺少人看电影了,很多关注度不高的电影更没希望了。而且在票补保护的几年过后,小渔不知道最低票价现在是多少了,我只知道,离开票补后,北京大朝阳随便看一场2D电影就要七八十呀!真的看不起了!

而在啥都涨价就工资不涨价的今天,彻底没有票补的电影票会不会成为广大文艺青年新的消费降级呢?小渔不知道,但愿影响不大吧,但是请注意,这个暑期档,小镇青年的观影人数已经开始停滞了。

推荐 |“幕味儿”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大安订制西服
宜昌职业装
瑞丽市工作服定做
黑河网带
友情链接